热点搜索: 人才引进 社会保险 创业 培训补贴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首页 > 就业创业信息公开 > 政策指引
关于印发《中山市落实 广东省“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就业领域实施方案(2023—2027年) 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7-12  信息来源:市人社局 
分享:

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翠亨新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各有关单位:

  《中山市落实<广东省“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就业领域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工作方案》已经市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反映。

  中山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2024年7月12日


中山市落实《广东省“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就业领域实施方案

(2023—2027年)》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就业领域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粤人社发〔2024〕2号),高质量完成中山市就业领域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标

   2023—2027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22.5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累计4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累计5000人以上。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充分,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础更加坚实;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就业创业环境更加优越;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120万人以上,劳动者技能素质显著提升,高技能人才占比稳中有升,与产业结构更加匹配;技师学院办学条件明显提升,品牌特色更加凸显。

  二、重点任务措施

  (一)实施就业岗位扩容提质行动

  1推动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促进。将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推动新基建、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航、水利、环保、能源、产业、民生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光电光学等新时代中山“十大舰队”。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镇街)

  2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制订企业用工保障应急预案,及时服务缓解重点企业规模性用工需求;落实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工保障首席服务专员制度,通过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重点企业提供更高质量“一站式”用工保障服务,以优质高效服务助稳就业保就业。运用广东省集中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信息系统落实做好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发放工作,完善《中山市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申请办理指导清单》,广泛宣传推广就业优先政策。落实上级有关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费优惠、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减税降费政策。(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3强化青年群体就业扶持。按年度制定实施《中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强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服务,为困难家庭毕业生提供“一人一策”兜底帮扶。鼓励国有企业优化校招、社招结构,加大人才储备力度,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吸纳国内外院校到下属国有企业实习,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产教融合,深度对接院校,建立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机制。落实“展翅计划”和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每年提供“展翅计划”实习岗位2000个以上,见习岗位3000个以上。鼓励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见习就业。积极发动市内高校和职业院校参加“职业规划大赛”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市内5所高校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E站”,提供高质量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全市每年开展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0场以上。(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国资委、团市委)

  4引导青年向基层流动。落实“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每年开发60个“三支一扶”计划岗位。深入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推动双百社工深入村居,了解群众需求,提供专业服务。落实做好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岗位开发管理,引导青年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支持大学生回乡自主创业助力“百千万工程”。(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团市委)

  5促进农民工群体就业致富。全面落实中山-六盘水“县镇对接”劳务协作机制,制订稳岗就业政策措施,持续协作共建“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统筹开展“南粤春暖”等专项服务活动,每年组织举办100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全力为企业和劳动者对接交流服务,帮助有就业需求的劳动者精准匹配,高效对接。强化春节前后“点对点”接返异地务工人员工作组织,为在中山市务工人员提供返乡返岗服务。加强农民工流动情况分析,促进农民工有序流动。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活动,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班。落实做好乡村工匠职称评审。(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

  6兜牢困难群体就业底线。落实困难人员分级分类帮扶机制。促进每年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000人。根据年度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安排,指导各镇街做好公益性岗位申报工作,按规定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力度,提高救助保障标准,对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失业人员及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

  7促进创业和灵活就业。深入推进“1+1+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建设,推动澳中青年创新创业园认定省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落实省统一部署,做好广东“众创杯”宣传发动工作,推荐优秀创业团队参赛。贯彻落实省实施职业伤害保障、灵活就业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政策规定,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行动,指导用人单位推广新就业形态新型用工关系协议参考文本。持续推进“妈妈岗”就业新模式,鼓励企业大力开发符合妇女等群体的工作岗位,支持妇女等群体参与灵活就业,每年不定期组织“妈妈岗”专场网络招聘会。强化沟通协调,做好建立“美丽工坊”调查摸底及全市残疾妇女就业需求调研,科学谋划项目启动。开发适合残疾妇女手工制作产品,特色残疾妇女就业场地,到2025年,建立1-2个主要面向残疾妇女的美丽工坊。(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妇联、市残联,各镇街)

  (二)实施就业服务能级提升行动

  8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 形成了市、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深度覆盖。通过加快推进信息互联共享,强化供需智能匹配、精准服务到人。按照国家、省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有关要求,指导各基层社区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推动本地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9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加强“互联网+”技术手段运用,支持4个市镇共建示范点通过与全市有线上就业服务平台的机构对接参与零工市场及就业驿站信息化服务,建立零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促进用工主体与求职者之间实现快速精准匹配对接。对标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要求,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我市零工市场建设。进一步推广全省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按照已上线的零工市场管理名录板块,加快录入我市的零工市场名单,配合做好零工市场运行情况监测分析。(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10推动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按照省就业驿站建设指引要求,进一步完善就业驿站服务措施,为各类劳动群体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服务。落实资金支出,强化基层就业服务力量,完善就业驿站人员、设备设施配置,进一步健全我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各镇街)

  11推进互联网+就业公共服务。做好全省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应用和推广,加快做好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补贴和服务上线应用。配合做好就业服务“指尖办”应用上线,做好线上业务办理指引宣传工作。依托中山市政务大数据中心持续推动全市各部门就业领域数据资源归集共享,通过省一网共享平台以及中山市政务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交换共享,支撑业务部门推动“互联网+”就业公共服务工作开展。不断优化企业样本,持续开展定点监测企业用工监测工作。(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12实施省级就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支持各镇街申报就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指导承接项目镇街开展改革试点和应用创新。(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三)实施技能人才产业支撑行动

  13实施产业技能根基工程。开展省市产教评生态链遴选,支持生态链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围绕我市重点产业,“百千万工程”对技能人才需求,开展急需紧缺职业、新职业等项目制培训。(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4加大力度推动粤菜师傅工程。选址建设1个中山“粤菜师傅”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做好粤菜师傅名厨、名店、名线路推荐,助力其发展做大。设计开发一批乡村美食旅游线路并开展宣传推广。用好省、市的“粤菜师傅”远程培训课件、“粤菜师傅”培训教材、“粤菜师傅”专项能力考核项目等,依托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等载体,面向城乡劳动者大力组织开展“粤菜师傅”培训,每年培训“粤菜师傅”1000人次以上。每年举办至少1场“粤菜师傅”技能竞赛、烹饪技能展示等特色主题活动,积极参与省的技能竞赛及展示活动。(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15加大力度推动广东技工工程。支持技工院校提质扩容,创建全国优质技工院校。推动新建2所民办技工学校。深入贯彻“链群对接、产学互通”理念,鼓励、引导技工院校围绕我省“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和中山特色支柱产业集群,实施专业结构动态调整和优化。(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6加大力度推动南粤家政工程。多层次、多渠道开展育婴、居家、养老、医护项目培训,持续提升家政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培训任务指标。积极发动家政行业协会参与信用标准体系建设,力促家政行业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家政产业园、基层服务站建设,实现规范化管理。促进基层服务站提质增效,不断扩大社区家政服务供给。支持员工制企业创建家政品牌,指引员工制家政企业按政策申领各项补贴,切实降低员工制家政企业经营成本。依托基层服务站、家政产业园等各类平台载体,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家政劳务品牌,示范带动行业发展。(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部门职能作用,统筹做好就业目标任务落实。各镇街、各相关部门要把实施就业领域民生工程作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工作的关键之举,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合力,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或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等,加强工作进展调度督导,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街)

  (二)强化资金保障。各镇街、各相关部门要按照省、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强化项目资金保障,加快政策待遇拨付,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强化资金使用风险防范和日常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使用。强化预算执行的进展调度和绩效评价,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镇街)

  (三)强化正向激励。加强宣传推广应用各地部门在就业领域民生工程中的典型经验做法,落实做好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相关单位)


  附件:中山市落实《广东省“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就业领域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工作台账



附件

中山市落实《广东省“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就业领域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工作台账

任务

工作措施

责任单位

1.推动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促进。

将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

市发展改革局,各镇街

推动新基建、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航、水利、环保、能源、产业、民生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光电光学等新时代中山“十大舰队”。

市发展改革局,各镇街

鼓励各镇街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和重点工程项目中推广实施以工代赈,实施以工代赈的项目要将带动农民工就业、促进技能提升等方面的成效,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社会影响分析的重要内容。

市发展改革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镇街

2.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

制订企业用工保障应急预案,及时服务缓解重点企业规模性用工需求;落实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工保障首席服务专员制度,通过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重点企业提供更高质量“一站式”用工保障服务,以优质高效服务助稳就业保就业。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运用广东省集中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信息系统落实做好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发放工作,完善《中山市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申请办理指导清单》,广泛宣传推广就业优先政策。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落实上级有关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费优惠、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减税降费政策。

市税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3.强化青年群体就业扶持。

按年度制定实施《中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强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服务,为困难家庭毕业生提供“一人一策”兜底帮扶。

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鼓励国有企业优化校招、社招结构,加大人才储备力度,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吸纳国内外院校到下属国有企业实习,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产教融合,深度对接院校,建立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机制。

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

落实“展翅计划”和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每年提供“展翅计划”实习岗位2000个以上,见习岗位3000个以上。鼓励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见习就业。

团市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积极发动市内高校和职业院校参加“职业规划大赛”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市内 5 所高校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E站”,提供高质量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全市每年开展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0场以上。

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4.引导青年向基层流动。

落实“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每年开发60个“三支一扶”计划岗位。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市委

深入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推动双百社工深入村居,了解群众需求,提供专业服务。

市民政局

落实做好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岗位开发管理,引导青年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支持大学生回乡自主创业助力“百千万工程”。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团市委

5.促进农民工群体就业致富。

全面落实中山-六盘水“县镇对接”劳务协作机制,制订稳岗就业政策措施,持续协作共建“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

统筹开展“南粤春暖”等专项服务活动,每年组织举办100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全力为企业和劳动者对接交流服务,帮助有就业需求的劳动者精准匹配,高效对接。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强化春节前后“点对点”接返异地务工人员工作组织,为在中山市务工人员提供返乡返岗服务。加强农民工流动情况分析,促进农民工有序流动。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活动,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班。落实做好乡村工匠职称评审。

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6.兜牢困难群体就业底线。

落实困难人员分级分类帮扶机制。促进每年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000人。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根据年度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安排,指导各镇街做好公益性岗位申报工作,按规定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力度,提高救助保障标准,对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失业人员及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

市民政局、市财政局

7.促进创业和灵活就业。

深入推进“1+1+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建设,推动澳中青年创新创业园认定省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落实省统一部署,做好广东“众创杯”宣传发动工作,推荐优秀创业团队参赛。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镇街

贯彻落实省实施职业伤害保障、灵活就业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政策规定,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行动,指导用人单位推广新就业形态新型用工关系协议参考文本。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持续推进“妈妈岗”就业新模式,鼓励企业大力开发符合妇女等群体的工作岗位,支持妇女等群体参与灵活就业,每年不定期组织“妈妈岗”专场网络招聘会。强化沟通协调,做好建立“美丽工坊”调查摸底及全市残疾妇女就业需求调研,科学谋划项目启动。开发适合残疾妇女手工制作产品,特色残疾妇女就业场地,到2025年,建立1-2个主要面向残疾妇女的美丽工坊。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妇联、市残联

8.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 形成了市、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深度覆盖。通过加快推进信息互联共享,强化供需智能匹配、精准服务到人。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按照国家、省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有关要求,指导各基层社区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推动本地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9.推进零工市场建设。

加强“互联网+”技术手段运用,支持4个市镇共建示范点通过与全市有线上就业服务平台的机构对接参与零工市场及就业驿站信息化服务,建立零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促进用工主体与求职者之间实现快速精准匹配对接。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对标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要求,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我市零工市场建设。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进一步推广全省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按照已上线的零工市场管理名录板块,加快录入我市的零工市场名单,配合做好零工市场运行情况监测分析。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0.推动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

按照省就业驿站建设指引要求,进一步完善就业驿站服务措施,为各类劳动群体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服务。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落实资金支出,强化基层就业服务力量,完善就业驿站人员、设备设施配置,进一步健全我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各镇街

11.推进“互联网+”就业公共服务。

做好全省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应用和推广,加快做好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补贴和服务上线应用。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配合做好就业服务“指尖办”应用上线,做好线上业务办理指引宣传工作。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依托中山市政务大数据中心持续推动全市各部门就业领域数据资源归集共享,通过通一网共享平台以及中山市政务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交换共享,支撑业务部门推动“互联网+”就业公共服务工作开展。不断优化企业样本,持续开展定点监测企业用工监测工作。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2.实施省级就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

支持各镇街申报就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指导承接项目镇街开展改革试点和应用创新。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13.实施产业技能根基工程。

开展省市产教评生态链遴选,支持生态链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围绕我市重点产业,“百千万工程”对技能人才需求,开展急需紧缺职业、新职业等项目制培训。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4.加大力度推动“粤菜师傅”工程。

选址建设1个中山“粤菜师傅”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做好粤菜师傅名厨、名店、名线路推荐,助力其发展做大。设计开发一批乡村美食旅游线路并开展宣传推广。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用好省、市的“粤菜师傅”远程培训课件、“粤菜师傅”培训教材、“粤菜师傅”专项能力考核项目等,依托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等载体,面向城乡劳动者大力组织开展“粤菜师傅”培训,每年培训“粤菜师傅”1000人次以上。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

每年举办至少1场“粤菜师傅”技能竞赛、烹饪技能展示等特色主题活动,积极参与省的技能竞赛及展示活动。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5.加大力度推动“广东技工”工程。

支持技工院校提质扩容,创建全国优质技工院校。推动新建2所民办技工学校。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深入贯彻“链群对接、产学互通”理念,鼓励、引导技工院校围绕我省“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和中山特色支柱产业集群,实施专业结构动态调整和优化。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6.加大力度推动“南粤家政”工程。

多层次、多渠道开展育婴、居家、养老、医护项目培训,持续提升家政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培训任务指标。积极发动家政行业协会参与信用标准体系建设,力促家政行业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家政产业园、基层服务站建设,实现规范化管理。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

促进基层服务站提质增效,不断扩大社区家政服务供给。支持员工制企业创建家政品牌,指引员工制家政企业按政策申领各项补贴,切实降低员工制家政企业经营成本。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依托基层服务站、家政产业园等各类平台载体,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家政劳务品牌,示范带动行业发展。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7.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部门职能作用,统筹做好就业目标任务落实。各镇街、各相关部门要把实施就业领域民生工程作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工作的关键之举,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合力,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或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等,加强工作进展调度督导,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镇街

18.强化资金保障。

各镇街、各相关部门要按照省、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强化项目资金保障,加快政策待遇拨付,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强化资金使用风险防范和日常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使用。强化预算执行的进展调度和绩效评价,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镇街

19.强化正向激励。

加强宣传推广应用各地部门在就业领域民生工程中的典型经验做法,落实做好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打印 关闭
Baidu
map